起搏器有副作用吗?医生忍不住说了大实话……【缓慢性心律失常与起搏系列之55】
植入起搏器有副作用吗?作为医生,这个问题真是被问过太多次了!
今天的科普时间我们就来好好聊聊起搏器的“副作用”。
1. 任何治疗都有“副作用”!
首先纠正一个概念,严格来说,“副作用”主要是说药物,外科手术、放疗、内科微创治疗等出现的相关风险医学上称为“并发症”。
接下来想告诉大家的是,任何治疗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,也就是说:
副作用是无法完全避免的
2. 副作用大吗?
大家肯定会继续问了:那起搏器的副作用大不大呢?
其实关键要看你有多需要装起搏器。
举个例子
病房里刚收治了一位张大爷,他是在行走过程中突发眼前一黑就晕倒了,摔倒的时候胸部刚好倒在一块砖头上,结果肋骨骨折了,入院后医生发现张大爷是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,心率只有30次/分(正常为60~100次/分)。
像张大爷这样的患者,由于心动过缓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,植入起搏器是治疗的唯一办法,因此所谓的起搏器的副作用可以忽略不计。
不装的话可能会有生命危险,或者其它严重后果,这时当然要装了!
所以,医生建议您装起搏器时,其实已经衡量过是治疗作用大还是副作用大,如果治疗作用大于副作用就是获益的。
3. 有哪些副作用?
那么装起搏器有哪些风险呢?我们挑几种常见的说明下:
1
起搏器旋弄综合征不少患者植入起搏器后,总是没事儿就抚摸这个地方,结果导致起搏器导线被拉紧或断裂,使起搏器不能正常工作。2
囊袋出血囊袋就是起搏器的“家”,我们要注意观察自己的起搏器伤口,观察有无凸起的异常。凸起可能是起搏器囊袋出血造成,而血液是细菌最好的培养基,可能造成囊袋感染。
3
囊袋感染囊袋感染很容易通过电极导线传入心脏,细菌就可能随着心脏的泵血进入全身其他器官,严重时危及生命。
所以不能频繁触摸起搏器植入的伤口,保持局部的个人卫生,一旦发生局部红肿、体温升高等临床表现,要立即寻找医生,切忌自行口服抗炎药物治疗。
可以看出,这些风险很大程度上是可以控制的。在医生的指导下,注意观察副作用是有必要的,如果出现不舒服可以及时告诉医生。
4. 还有哪些影响?
另外,有时候人们问副作用,其实是想知道装了起搏器以后对正常生活有何影响:
起搏器术后能洗澡吗?
术后伤口2周内不能沾水,避免增加囊袋感染的可能。
起搏器术后能做飞机吗?
飞机本身对起搏器没有影响;
快速通过安检门对起搏器也没有影响。
但手持的安检仪磁铁如果对起搏器进行近距离扫描是有一定影响的,因此安检时需告知安检人员。
植入起搏器还能运动吗?
在起搏器植入后的2周内不建议进行植入侧臂的剧烈运动;
植入后1个月可以恢复大部分体育活动,包括游泳,但不建议打网球之类对手臂要求较多的运动。
手机会影响起搏器吗?
尽量避免使用起搏器植入侧的耳朵接听,保持手机距离起搏器30厘米以上,就基本可以避免电磁波对起搏器的影响。
其它设备有影响吗?
附表1:日常生活中常见设备对起搏器的影响
附表2:医疗设备对起搏器的影响
值得一提的是,目前临床上已经有抗核磁共振起搏器应用,起搏器不再对核磁共振说“no”。装了抗核磁共振的起搏器,做核磁共振检查的时候要请医生帮您程控到核磁共振模式。这一类起搏器的抗干扰能力更强了。
起搏器会和心脏抢跳吗?
其实起搏器不是一直都在工作,只有你心脏不跳了、跳得慢了或者活动时跳得不够了才会工作起来,所以大家不用担心抢跳的问题。
总体来看,术后恢复后,起搏器几乎并不影响正常生活。
5. 太怕副作用,反而伤身体!
大家关注副作用是正常的,但如果不能正确看待副作用,过分的关注副作用,反而会延误治疗。
比如,很多患者认为西药的副作用大,在没有医嘱的情况下私自停用,长长导致疾病进展才后悔莫及。
又如,很多患者在需要手术治疗时过分关注“副作用”(并发症),甚至拒绝手术,延误了最佳的手术时机,最终治疗失败。
医生的治疗建议往往是充分衡量了患者的获益和风险提出的。其实,植入起搏器可以使患者的运动耐力得到提升,更好地进行有质量的生活。
只要进行正确的护理,起搏器不但不会影响我们的生活,还会帮助您更好地正常生活!
文丨何树楠
觉得不错,请分享和评论哦~